《教师“iSPEED”自主学习模式》的实践研究
概言之,本研究是新时代新课程指引下的教师培训模式创新,是在跨学科视域下,旨在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的、基于移动互联网、立足北京社会大课堂的一种教师自主学习模式,简称“iSPEED”自主学习模式。
一、研究缘起: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主题
在当前技术发展的支持下,国家政策要求教师培训的课程与研修方式亟需向与信息技术融合、自主学习等方向转变;教师学习者也期待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泛在化的自主学习。
二、研究过程:我们是怎么做的
本研究自2016年7月开始,历经调研分析、理论学习、实践探索和实施与推广四个阶段,旨在跨学科视域下,创新形成教师自主学习模式。实现“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,助推学生跨学科素养培育”的培养目标。
三、研究成果:形成了什么成果
借鉴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学生跨学科素养的研究成果,界定了教师跨学科素养的核心概念,我们认为具备跨学科素养的老师,应具备联结学科知识结构的纵向与横向能力,能够运用跨学科思维方法开展跨学科教学设计、实施与评价,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,提升跨学科素养。基于该界定,研究形成了如下成果:
1.构建“iSPEED”框架模型
本研究依据成人学习理论、具身认知理论、深度学习理论和新时代诉求,以“学习者”为中心,以“教师跨学科素养提升”为目标,聚焦“学科整合、真实情境、深度学习、具身性参与、沉浸式体验和主题任务探究”6个关键要素,这六个要素彼此依托、有机融合,构成了“iSPEED”跨学科学习的框架模型(简称“iSPEED”模型)。
“真实情境”是学习发生的逻辑起点,指向学习的真实性,倡导学习者依托情境资源展开“沉浸式体验”,实现博览与体悟,涵养自我;“主题任务探究”是核心,指向学习的互动性,倡导学习者将认知放置在真实世界的历史发展长河中,链接学习任务和情境实物,与世界、与知识、与自我进行立体多维的互动与对话,转识成智,创新性解决问题;“深度学习”是学习路径,学习者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主题任务探究,引导学习者具身性参与,体验感悟,即习得知识,有习得方法,迁移应用到学生跨学科教学。
2.形成跨学科的主题实践课程设计流程和框架
以“iSPEED”模型为指导,形成“跨学科”的主题实践课程设计流程和框架。以真实世界为课程实施场域,挖掘其中的育人价值,依据目标明确学习内容,选择恰当的问题场景,以任务链形成自主探索的学术地图,通过整合学科的主题实践活动,引导学习者情境对话,与他人对话,与自己对话,在感悟、体悟和领悟中实现涵养自我、意义建构,让学习更自主,更深度地发生,让学习方式
可以被习得和有效迁移。
该成果能够为跨学科主题实践课程的开发提供有效依据。
3.形成“iSPEED”移动自主学习模式
基于上述研究和已有的“教师学习服务平台”,形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“iSPEED”自主学习模式,该模式包含自主学习流程、教与学的支撑系统、特色资源框架。该模式发挥移动技术优势,多元构建学习环境,在外部打破时间、空间的边界,激励情感体验,在内部突破参训教师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边界,协助知识建构和应用迁移。
该模式满足了参训教师移动学习的需要,更好地实现“iSPEED”模型倡导的实践理念,参训教师自由选择时间,借助一部智能手机即可
完成学习,有效缓解我区2万名教师的工学矛盾。
4.形成4大主题10门自主实践课程
基于“iSPEED”模式,选取孔庙和国子监、科技馆等实践基地,形成敬师崇学、文化传承、中西碰撞、开拓创新等4大主题10门自主实践课程。每门课程以实践基地蕴含的历史文化与特色为主题,设计联结多学科知识的实践任务链,使学习者置身于真实世界的学习场
域,体验跨学科的深度学习过程,形成跨学科的教学思维。
该课程充分挖掘北京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知识的育人价值,将多个培养目标融入问题解决之中,有效促进学习的理解和批判转化。
四、做的怎么样
从培训效果来看,“十三五”时期累计32176人次自主报名学习了该系列课程。很多参训教师在参与课程学习之后,能够主动将学习成果进行迁移应用,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设计或学科综合实践课程开发。
从研究成果来看,该研究被立项为北京市规划办课题,该模式入选北京市教育信息化“信息技术与课堂应用融合创新课题”,对应的培训方案获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优秀方案一等奖。